赋怪蝶

· 朱升
蝴蝶本化生,变化剧仓?。 其父名乌足,其子干余骨。 古有南华仙,偏爱谈此物。 终然归一梦,物我两飘忽。 近日雒□氓,流言自南国。 妖徒兢传播,奸类争出没。 海阳贤令君,此时诛怪惑。 快挥判花笔,勇作击蛇笏。 寓公权德舆,人杰不世出。 法路启端倪,诗史书始卒。 坐令穷山民,脱然超鬼窟。 锦鲸始卷还,词源方汨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古代文学体裁之一,多用于描写事物或抒发情感。
  • 怪蝶:奇特的蝴蝶,这里可能指某种传说中的蝴蝶。
  • 化生:佛教用语,指通过修行而得到的新生命。
  • :剧烈,激烈。
  • 仓?(cāng huáng):匆忙,慌张。
  • 南华仙:指庄子,因其著作《南华经》而得名。
  • 物我两飘忽:物与我皆无常,转瞬即逝。
  • 雒□氓:此处“雒”字可能指地名,“氓”指平民,但“□”字不详,可能为缺失或生僻字。
  • 海阳:地名,可能指现在的山东省海阳市。
  • 令君:对地方官的尊称。
  • 判花笔:比喻文笔犀利,能断是非。
  • 击蛇笏:笏是古代官员上朝时拿的手板,击蛇笏比喻果断行动。
  • 寓公:指暂时居住在外的官员。
  • 权德舆:人名,唐代文学家,此处可能指作者自比。
  • 法路:法律之路,指依法行事。
  • 端倪:事情的眉目,开端。
  • 诗史:指记录历史的诗歌。
  • 始卒:开始和结束。
  • 脱然:突然,迅速。
  • 鬼窟:比喻恶劣的环境或地方。
  • 锦鲸:比喻华美的文章。
  • 词源:指词汇的来源,这里比喻文思泉涌。
  • 汨汨(gǔ gǔ):形容水流声,比喻文思不断。

翻译

蝴蝶原本是通过修行得到的新生命,变化剧烈而匆忙。它的父亲名叫乌足,它的孩子叫做干余骨。古代有位南华仙人,特别喜欢谈论这种生物。但最终这一切都归于一场梦,物与我皆无常,转瞬即逝。最近在雒地,有传言从南方传来。妖徒们竞相传播,奸恶之徒纷纷出没。海阳的贤明县令,此时正诛除这些怪异迷惑之徒。他挥动着犀利的文笔,果断地采取行动。我这位暂居此地的官员,自比为不世出的人杰权德舆。我开启了依法行事的道路,用诗歌记录历史的开始和结束。这使得深山的居民迅速摆脱了恶劣的环境。华美的文章开始卷起归还,我的文思如同泉水般源源不断。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怪蝶的描绘,隐喻了社会上的混乱与不公,以及贤明官员的正义行动。诗中“蝴蝶本化生”一句,既展现了蝴蝶的神秘与变化无常,也暗喻了世间万物的无常与转瞬即逝。后文通过对比“妖徒”与“贤令君”的行为,强调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以及法律与诗歌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正义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朱升

元龙兴路富州人,字自立。文宗至顺初应诏入粟赈饥,授南康县尉。累迁监宜兴税。 ► 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