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用美邀赏海棠次冯佩之韵二首

· 江源
紫绵一树绚明霞,清赏招邀孺子家。 西蜀移来原有种,东风开后更无花。 金屏绣幄红光漏,宿晕残妆烛影斜。 定惠幸遭题品后,纷纷红紫莫争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紫绵:指海棠花,因其花色艳丽如紫绵而得名。
  • 绚明霞:形容海棠花色彩绚烂,如同明亮的霞光。
  • 孺子家:指徐用美的家,孺子是对年轻男子的美称。
  • 西蜀移来:指海棠花原产于西蜀(今四川一带),后移植到其他地方。
  • 金屏绣幄:形容室内装饰华丽,金屏指金色的屏风,绣幄指绣有图案的帐幕。
  • 宿晕残妆:形容夜晚的余晖,如同女子卸妆后的淡淡妆容。
  • 红光漏:指红色的光芒透过缝隙。
  • 烛影斜:烛光下的影子斜斜地投射。
  • 定惠:可能是指某位有德行的人物,这里用来形容海棠花得到了高度的评价。
  • 题品:题写和品评,这里指诗人对海棠花的赞美。
  • 红紫:指其他各种颜色的花朵。
  • 争誇:争相夸耀。

翻译

一树紫绵海棠绚烂如明霞,我应邀到孺子家欣赏这美景。这海棠花是从西蜀移植而来,春天东风吹过后,再无其他花朵能与之媲美。室内装饰华丽,红色的光芒透过缝隙,夜晚的余晖如同女子卸妆后的淡淡妆容,烛光下的影子斜斜地投射。幸好这海棠花得到了定惠的题写和品评,其他各种颜色的花朵莫要争相夸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海棠花的绚烂美丽,通过对比其他花朵,突出了海棠花的独特魅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华丽的辞藻,如“紫绵”、“绚明霞”、“金屏绣幄”等,营造出一种高贵而优雅的氛围。同时,通过“西蜀移来”和“定惠幸遭题品后”等句,表达了诗人对海棠花的珍视和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江源

明广东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进士。任上饶知县,清讼狱,百姓感服。迁户部主事,历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誉。以忤权贵出为江西按察佥事。综理屯田水利,烛奸刷弊,不动声色。擢四川副使,乞休归,优游泉石,以诗自娱。卒年七十二。有《桂轩集》。 ► 1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