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倪学士韵答庄孔易

· 江源
侧闻世事乱如丝,不似山中掩耳时。 俗子岂知黄犬叹,先生独赋白驹诗。 少归栗里犹嫌晚,老识荆州未恨迟。 回首定山空抱愧,西风尘土日奔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侧闻:从旁听到。
  • 世事:世间的事情。
  • 掩耳:比喻不愿听或故意不听。
  • 俗子:平庸的人。
  • 黄犬叹:出自《史记·李斯列传》,李斯临刑前对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后用以表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悔恨。
  • 白驹诗:指《诗经·小雅·白驹》,其中有“皎皎白驹,在彼空谷”之句,后用以比喻贤人隐居。
  • 栗里:地名,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陶渊明曾隐居于此。
  • 荆州:地名,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古代为楚国都城。
  • 定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诗人所在地的山。

翻译

听说世间的事情纷乱如丝,这让我想起了在山中掩耳不听的时候。那些平庸的人怎能理解我对官场生活的悔恨,只有我自己独自吟咏着《白驹》这首诗,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我年轻时归隐栗里,虽然已经很晚了,但并不后悔;现在虽然老了,但能够结识荆州的朋友,也未尝不是一件幸事。回首望向定山,我感到有些抱愧,因为西风和尘土让我整日奔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纷乱世事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比“世事乱如丝”和“山中掩耳时”,突出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同时,“黄犬叹”和“白驹诗”两个典故的运用,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悔恨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对奔波生活的无奈和对隐居生活的怀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纷繁世事的超然态度和对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

江源

明广东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进士。任上饶知县,清讼狱,百姓感服。迁户部主事,历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誉。以忤权贵出为江西按察佥事。综理屯田水利,烛奸刷弊,不动声色。擢四川副使,乞休归,优游泉石,以诗自娱。卒年七十二。有《桂轩集》。 ► 1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