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
吾人有正气,养之曰浩然。
充之塞天地,失养则靡全。
反身而理缩,万人吾往焉。
不缩乃自馁,褐夫亦难前。
燕丹不善养,谋报何拳拳。
虎狼一相犯,父子竟弃捐。
亦有廉将军,争功怒填填。
负荆终见屈,无乃相如贤。
恒思战国君,奋师日相牵。
往往就囚虏,所见何其偏。
容忍乃君子,庶几保天年。
血气圣所戒,吾人当勉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靡全:不完整,失去完整性。
- 理缩:理直气壮,有底气。
- 万人吾往焉:即使面对万人,我也勇往直前。
- 自馁:自我气馁,失去勇气。
- 褐夫:穿粗布衣服的普通人,这里指普通人。
- 拳拳:忠诚而恳切。
- 弃捐:抛弃,放弃。
- 填填:形容愤怒的样子。
- 负荆:背负荆棘,表示请罪。
- 见屈:被屈服,屈服。
- 奋师:奋起军队,发动战争。
- 囚虏:囚犯和俘虏。
- 偏:偏见,错误的看法。
- 勉旃:努力,勉励。
翻译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股正气,培养它就能变得浩然。这股正气可以充塞天地,但若失去培养,就会变得不完整。反省自己,理直气壮,即使面对万人,我也勇往直前。如果失去底气,就是自我气馁,连普通人也难以前进。燕丹不善于培养自己的正气,他的忠诚和恳切在面对虎狼般的敌人时,父子二人最终被抛弃。也有像廉颇这样的将军,因为争功而愤怒,但最终还是屈服于相如的智慧。常常想到战国的君主们,他们奋起军队,互相争斗,结果往往是成为囚犯或俘虏,他们的见识是多么的偏颇。容忍是君子的品质,这样才能保持天年。血气方刚是圣人所戒,我们应当努力培养自己的正气。
赏析
这首作品强调了培养正气的重要性,以及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理直气壮的态度。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反思,指出不善养正气会导致失败和屈辱,而容忍和智慧则是保持长久和平安的关键。诗人鼓励人们要努力培养自己的正气,避免血气方刚的冲动,以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外在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