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赠别田拒山宪副

· 朱浙
露洗青天百尺台,山灵预报使君来。 入门怪我头颅变,见面令人心眼开。 草径谁当知仲蔚,鹅湖正自想东莱。 海天佳处行须遍,且尽明年二月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露洗青天:形容天空清澈,露水洗净了天空。
  • 山灵:山中的神灵。
  • 使君:对官员的尊称。
  • 头颅变:指头发变白,形容岁月变迁。
  • 心眼开:心情舒畅,眼界开阔。
  • 仲蔚:人名,可能指某个隐士或贤人。
  • 鹅湖:地名,可能指某个有文化底蕴的地方。
  • 东莱:地名,古代指山东一带,这里可能指某个有文化或历史意义的地方。
  • 海天佳处:指风景优美的地方。
  • 行须遍:必须走遍。
  • 二月回:指在明年二月回来。

翻译

露水洗净了青天,百尺高的台上,山中的神灵预先告诉我使君即将到来。 进门时,你惊讶于我的头发已经变白,而见到你让我的心情和眼界都变得开阔。 这条草径上,谁会知道仲蔚呢?鹅湖之地,我正想着东莱。 海天之间那些美丽的地方,我必须一一走遍,暂且定在明年二月回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山中迎接一位官员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诗中“露洗青天百尺台”一句,以露水洗净天空的意象,形象地描绘了清晨的清新与宁静,同时也预示了使君的到来。后文通过对仲蔚和东莱的提及,表达了对隐逸生活和文化传承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豁达的心胸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朱浙

明福建莆田人,字必东,号损岩。嘉靖二年进士,授御史。帝亟欲尊生母,而群臣必欲帝母昭圣皇太后,浙亦上疏力争。帝怒,立捕至内廷,除名为民。有《天马山房遗稿》。 ► 2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