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有斋
六经充栋填华屋,插架更馀三万轴。
黄金散尽宝奁空,犹自逢人叩书目。
汧阳老伯吾藩尊,积书远欲贻儿孙。
自恐疏慵陷骄惰,手持黄卷穷朝昏。
鸡鸣起坐更终日,隐几吾伊忘饮食。
小斋帘捲麝煤销,不管青衣花外立。
夜归蜡炬射金莲,犹对朝来未尽编。
穷搜苦索肯辞倦,翻笑当年边孝先。
无限好书皆烂熟,磊落争誇载其腹。
有时延访出朱扉,应有诸儒羡书簏。
万卷开残不可当,直从今日尽羲皇。
挥毫顿觉鬼神泣,嘻笑怒骂皆文章。
始信诗书勤乃有,子建安能专八斗。
有斐无惭淇澳诗,珍重吾藩有耆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六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和《乐经》六部儒家经典。
- 插架:书架上摆放书籍。
- 汧阳:地名,今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
- 吾伊:我,古代汉语中的第一人称代词。
- 麝煤:古代用于书写的墨。
- 金莲:指蜡烛的光亮。
- 边孝先:人名,此处指古代的学者。
- 书簏:装书的竹箱。
- 羲皇:指古代的贤人。
- 子建:指曹植,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 八斗:比喻才华横溢。
- 有斐:有文采的样子。
- 淇澳:地名,指淇水和澳水,古代文人常以此地名喻指文学之地。
- 耆耇:指年高德劭的长者。
翻译
六经堆满了华丽的屋子,书架上还摆放着三万卷书籍。 即使黄金散尽,宝箱空空,仍然有人向我询问书目。 汧阳的老伯是我尊敬的藩王,他积攒书籍希望留给子孙。 他担心自己疏懒导致骄惰,所以手拿黄卷从早到晚地学习。 鸡鸣时分起床,整天坐在书桌前,我忘却了饮食,沉浸在书本中。 小斋的帘子卷起,墨已干,不管外面的青衣女子站立。 夜晚归来,蜡烛的光亮照耀,我仍然对着早晨未读完的书。 我不知疲倦地深入研究,反而嘲笑当年的边孝先。 无数的好书我都烂熟于心,我自豪地展示我的学识。 有时我邀请访客走出朱门,应该有诸儒羡慕我的书箱。 万卷书我都能应对自如,直到今天我仍然像羲皇一样勤奋。 挥毫时鬼神都为之动容,嘻笑怒骂都是文章。 我这才相信诗书是通过勤奋才能得到的,曹植怎能独占八斗才华。 我有文采,无愧于淇澳的诗篇,我珍重我们藩地有年高德劭的长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学者对书籍的热爱和对学问的追求。诗中通过“六经充栋”、“插架更馀三万轴”等词句,展现了学者家中丰富的藏书。诗人的学习态度极为认真,从“鸡鸣起坐更终日”到“夜归蜡炬射金莲”,无论白天黑夜都不忘学习。诗末,诗人以自己的学识和文采自豪,认为自己的勤奋不亚于古代的贤人,甚至超越了曹植,表达了对学问的无限追求和对自身才华的自信。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对学问的执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