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遣怀次毕宗仁用老杜韵

· 江源
长恨流光暗里催,又逢小至客边来。 衰颜纵酒生春色,壮志忧时未死灰。 日影或遗南苑地,阳和不到北枝梅。 柴桑老子何萧散,烂醉乾坤几万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小至:冬至前一天,又称小冬。
  • 客边:客居在外的地方。
  • 衰颜:衰老的容颜。
  • 忧时:忧虑时局。
  • 未死灰:比喻心情尚未完全绝望。
  • 日影:太阳的影子,这里指阳光。
  • 南苑:南边的园林。
  • 阳和:春天的暖气。
  • 北枝梅:北边的梅树枝条,因北边阳光不足,梅花不易开放。
  • 柴桑老子:指陶渊明,因其曾隐居柴桑,故称。
  • 萧散:悠闲自在。
  • 烂醉:大醉。
  • 乾坤:天地。

翻译

我常常感叹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又到了冬至前一天,我这个旅人来到了异乡。 虽然容颜因酒而显得有些春意,但我的壮志和对时局的忧虑并未完全消沉。 阳光似乎遗忘了南边的园林,春天的温暖也未曾触及北边的梅枝。 陶渊明那样的人物多么悠闲自在,他可以大醉于天地之间,畅饮无数杯。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时局的忧虑,同时也展现了他不屈的壮志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比南苑与北枝梅的阳光差异,巧妙地抒发了对温暖春光的渴望。结尾以陶渊明为喻,表达了对逍遥自在生活的无限向往。

江源

明广东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进士。任上饶知县,清讼狱,百姓感服。迁户部主事,历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誉。以忤权贵出为江西按察佥事。综理屯田水利,烛奸刷弊,不动声色。擢四川副使,乞休归,优游泉石,以诗自娱。卒年七十二。有《桂轩集》。 ► 1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