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囊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为作者所处时代的某座山。
- 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简称,意为寂静处,常指佛教寺庙。
- 习静:指修炼心性,追求内心的宁静。
- 投:前往,到。
- 山寺:山中的寺庙。
- 莲花:佛教中常用来象征清净不染的心性。
- 孤云:单独飘浮的云。
- 团:聚集,环绕。
- 野色:野外的景色。
- 片雨:零星的小雨。
- 秋阴:秋天的阴云。
- 侵:逐渐影响。
- 禅榻:禅修时坐的床榻。
- 松涛:风吹过松林时发出的声音,如同波涛。
- 梵音:佛教音乐或诵经声。
- 无生:佛教术语,指超越生死轮回的境界。
- 东林:东边的树林,这里可能指寺庙所在的幽静之地。
翻译
为了修炼心性,我前往山中的寺庙,莲花虽美,却不如我心清净。 孤云环绕着野外的景色,零星的小雨驱散了秋天的阴云。 竹影渐渐影响着禅修的床榻,松涛声与诵经声交织在一起。 如果可以学习达到无生的境界,我愿长久地在此地静卧。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山寺中的静修生活,通过“莲花不染心”表达了内心的清净与超脱。诗中“孤云”、“片雨”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增添了诗意的空灵与超脱。结尾的“无生如可学,长此卧东林”则体现了作者对佛教无生境界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哲理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