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马六首

局蹐才难尽,踟蹰意若何。 沙寒苜蓿短,路晚蒺藜多。 不复驰金市,犹思喷玉河。 侧身千里外,常恐岁蹉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局蹐(jú jí):形容局促不安的样子。
  • 踟蹰(chí chú):犹豫不决,徘徊不前。
  • 苜蓿(mù xu):一种草本植物,常用作饲料。
  • 蒺藜(jí lí):一种带刺的植物,常生长在荒地或路边。
  • 喷玉河:比喻河水清澈,如同喷洒的玉石。
  • 岁蹉跎(cuō tuó):指时间白白过去,虚度光阴。

翻译

局促不安,才华难以完全展现,犹豫徘徊,心情又该如何。 沙地寒冷,苜蓿稀疏短小,路途将晚,蒺藜丛生。 不再能驰骋在繁华的市集,依旧怀念那清澈如玉的河流。 身处千里之外,常常担心岁月就这样虚度。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一匹病马的境遇,抒发了作者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对时光流逝的忧虑。诗中“局蹐才难尽”和“踟蹰意若何”表达了作者才华受限、心境迷茫的感受。后两句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进一步以“沙寒苜蓿短”和“路晚蒺藜多”来象征艰难困苦的生活状态。最后两句“不复驰金市,犹思喷玉河”和“侧身千里外,常恐岁蹉跎”则深刻反映了作者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岁月可能虚度的担忧。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人何景明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何景明

何景明

明河南信阳人,字仲默,号大复。八岁能作文,十五中举人。弘治十五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刘瑾用事,谢病归。瑾败,以荐除中书。时武宗多以佞幸为义子。景明疏言“义子不当蓄,宦官不当宠”。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以病投劾归,抵家而卒。与李梦阳齐名,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时人言天下诗文必称“何李”。又与边贡、徐祯卿并称四杰,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称七才子,即所谓“前七子”。然何、李成名之后,论诗每相牴牾。申何者谓何诗俊逸,李诗粗豪,盖风格实有区别。有《大复集》、《雍大记》、《四箴杂言》。 ► 16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