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诗十八首
垒垒北邙山,松柏何脩脩。
松柏有时摧,人命安可留。
朝为华屋客,暮没归山丘。
洛中多豪贵,蔼蔼皆王侯。
高台临九衢,上有百尺楼。
宅第俨相望,轩车络如流。
存亡不预保,富贵安所求。
不如邀我友,乘马被轻裘。
遨游百年内,永以忘戚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垒垒:形容山势连绵不断。
- 北邙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北,古代是贵族墓地。
- 脩脩:形容树木茂盛。
- 华屋:华丽的房屋,指富贵人家。
- 没:通“殁”,死亡。
- 洛中:指洛阳,古都之一。
- 九衢:指四通八达的道路。
- 轩车:古代贵族乘坐的有帷幕的车。
- 络如流:形容车马往来频繁,如同流水。
- 预保:预先保全。
- 被:通“披”,穿着。
- 戚忧:忧愁。
翻译
连绵不断的北邙山上,松柏茂盛。松柏终有被摧折之时,人的生命又怎能长久留存?早晨还是富贵人家的宾客,傍晚却已归于山丘。洛阳城中多是豪贵之家,热闹非凡的都是王侯。高台临近九条大道,上面有高达百尺的楼阁。宅第庄严地排列,车马往来如同流水。生死无法预先保全,富贵又有何所求?不如邀请我的朋友,骑马穿着轻便的皮裘。在百年之内尽情遨游,永远忘却忧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北邙山松柏和洛阳城中豪贵生活的对比描写,表达了人生无常、富贵无常的哲理。诗中“朝为华屋客,暮没归山丘”一句,深刻揭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而“存亡不预保,富贵安所求”则进一步强调了追求富贵的不切实际。最后,诗人提出与友共游,忘却忧愁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对现实的超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超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