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避暑和游元封夏日閒居十首

· 佘翔
碧树栖群雀,清风咽暮蝉。 登山怜有屐,挂壁笑无弦。 混世青门业,劳生绛县年。 何年超苦海,聊此学逃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暮蝉:傍晚时分的蝉鸣。
  • :木屐,一种古代的鞋子,常用于登山。
  • 挂壁:挂在墙上的琴,指无弦的琴。
  • 青门:古代长安城门名,这里指代尘世。
  • 绛县:古代县名,这里指代劳碌的生活。
  • 苦海:佛教用语,比喻烦恼和苦难的世界。
  • 逃禅:逃避尘世,修行佛法。

翻译

山中绿树成荫,群雀栖息其中,傍晚的风中传来蝉鸣。 我穿着木屐登山,欣赏自然,墙上的琴无弦,我笑着。 在这纷扰的世界中,我像青门的农夫一样劳作,岁月如绛县的劳碌。 何时能超越这苦难的世界,我暂时学习逃避尘世,修行佛法。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避暑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超脱的向往。诗中“碧树”、“清风”等自然元素与“暮蝉”、“无弦琴”等意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超脱的氛围。诗人通过对比“青门业”与“绛县年”,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精神自由的渴望。最后两句“何年超苦海,聊此学逃禅”更是直抒胸臆,展现了诗人对超越尘世苦难、追求心灵净土的强烈愿望。

佘翔

明福建莆田人,字宗汉,号凤台。嘉靖三十七年进士。任全椒知县。与御史议事意见相左,即拂衣罢去,放游山水以终。工诗,有《薜荔园诗稿》及《文草》。 ► 12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