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道中

高城郁莽苍,永路多荆棘。 日气夕冷阴,游氛浩无极。 城边古时丘,宿草蔓于域。 树木何萧萧,狐狸鸣其侧。 访古思轩辕,嵚崟何由陟。 伊昔奋龙战,明明庶邦式。 神驭飘鼎湖,乌号缅玄德。 遗踪迈荒野,盛烈存兹国。 谁云戡乱功,不俟干戈力。 风云变俄顷,明晦古难测。 薄暮穷林中,惄焉长太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涿鹿(zhuō lù):地名,位于今河北省涿州市。
  • 郁莽苍(yù mǎng cāng):形容景色苍茫、荒凉。
  • 荆棘(jīng jí):带刺的小灌木。
  • 游氛(yóu fēn):飘动的雾气。
  • 浩无极(hào wú jí):形容雾气广阔无边。
  • 宿草(sù cǎo):久未割除的草。
  • 蔓于域(màn yú yù):蔓延在坟地。
  • 萧萧(xiāo xiāo):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 狐狸(hú lí):狐狸。
  • 访古(fǎng gǔ):寻访古迹。
  • 轩辕(xuān yuán):黄帝的名字。
  • 嵚崟(qīn yín):形容山势高峻。
  • 伊昔(yī xī):从前。
  • 龙战(lóng zhàn):指古代的战争。
  • 庶邦式(shù bāng shì):指各国的典范。
  • 神驭(shén yù):神灵的驾驭。
  • 飘鼎湖(piāo dǐng hú):形容神灵的飘渺。
  • 乌号(wū háo):乌鸦的叫声。
  • 缅玄德(miǎn xuán dé):遥远而深邃的德行。
  • 遗踪(yí zōng):遗留下来的踪迹。
  • 迈荒野(mài huāng yě):穿越荒野。
  • 盛烈(shèng liè):盛大的功业。
  • 戡乱(kān luàn):平定乱世。
  • 干戈力(gān gē lì):武力。
  • 风云变俄顷(fēng yún biàn é qǐng):形容形势变化迅速。
  • 明晦(míng huì):光明与黑暗。
  • 薄暮(bó mù):傍晚。
  • 穷林(qióng lín):深林。
  • 惄焉(nì yān):忧愁的样子。
  • 长太息(cháng tài xī):长叹。

翻译

在涿鹿的道路上,我看到高大的城墙郁郁苍苍,长长的道路上满是荆棘。日落时分,天气变得阴冷,飘动的雾气广阔无边。城边有一座古老的坟丘,久未割除的草蔓延在坟地。树木在风中萧萧作响,狐狸在其旁鸣叫。我寻访古迹,想起了黄帝,但那高峻的山势我如何能够攀登?从前,黄帝奋起龙战,成为各国的典范。神灵飘渺,乌鸦的叫声遥远而深邃。黄帝的遗迹穿越荒野,他盛大的功业仍存于此国。谁说平定乱世的功绩,不需要武力?形势变化迅速,光明与黑暗难以预测。傍晚时分,我在深林中,忧愁地长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涿鹿道中的荒凉景象,通过对古迹的寻访,表达了对黄帝功业的缅怀和对乱世的忧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历史典故,营造出一种苍茫、沉郁的氛围。通过对黄帝的回忆,诗人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敬仰和对和平盛世的向往。结尾处的长叹,更是抒发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忧虑。

何景明

何景明

明河南信阳人,字仲默,号大复。八岁能作文,十五中举人。弘治十五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刘瑾用事,谢病归。瑾败,以荐除中书。时武宗多以佞幸为义子。景明疏言“义子不当蓄,宦官不当宠”。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以病投劾归,抵家而卒。与李梦阳齐名,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时人言天下诗文必称“何李”。又与边贡、徐祯卿并称四杰,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称七才子,即所谓“前七子”。然何、李成名之后,论诗每相牴牾。申何者谓何诗俊逸,李诗粗豪,盖风格实有区别。有《大复集》、《雍大记》、《四箴杂言》。 ► 16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