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州道中四首

岁月惊长道,风尘惜旧绨。 钩云盘曲磴,沿月溯回溪。 南国疲征敛,西戎厌鼓鼙。 山深正愁绝,落日鹧鸪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沅州:古代地名,今湖南省西部。
  • 风尘:指旅途的艰辛。
  • 旧绨:旧时的丝织品,这里比喻旧时的记忆或情感。
  • 钩云:形容云彩如钩,弯曲。
  • 曲磴:曲折的山路。
  • :逆流而上。
  • 回溪:曲折的溪流。
  • 南国:指南方的地区。
  • 疲征敛:指百姓因重税而疲惫。
  • 西戎:古代对西方民族的称呼,这里指外族。
  • 鼓鼙:战鼓,代指战争。
  • 愁绝:极度忧愁。
  • 鹧鸪:一种鸟,其啼声常被用来象征悲伤或思乡。

翻译

岁月在漫长的道路上悄然流逝,我珍惜着旧时的记忆和情感。云彩如钩,盘旋在曲折的山路上,我沿着月光逆流而上,追溯那曲折的溪流。南方的百姓因重税而疲惫,西方的外族对战争感到厌倦。在这深山之中,我感到极度的忧愁,落日时分,鹧鸪的啼声更添悲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与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旧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社会状况的忧虑。诗中“岁月惊长道”一句,既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旅途的漫长与艰辛。后文通过对南国百姓的疲惫和西戎对战争的厌倦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注。结尾处的“落日鹧鸪啼”则以景结情,将诗人的愁绪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何景明

何景明

明河南信阳人,字仲默,号大复。八岁能作文,十五中举人。弘治十五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刘瑾用事,谢病归。瑾败,以荐除中书。时武宗多以佞幸为义子。景明疏言“义子不当蓄,宦官不当宠”。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以病投劾归,抵家而卒。与李梦阳齐名,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时人言天下诗文必称“何李”。又与边贡、徐祯卿并称四杰,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称七才子,即所谓“前七子”。然何、李成名之后,论诗每相牴牾。申何者谓何诗俊逸,李诗粗豪,盖风格实有区别。有《大复集》、《雍大记》、《四箴杂言》。 ► 16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