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杂兴:指随兴而写的诗,没有固定的主题或形式。
- 前程:未来的道路或命运。
- 暗危机:潜在的危险或困难。
- 脱迹红尘:离开纷扰的世俗生活。
- 翠微:指山中的青翠景色,也泛指山。
- 清水一竿张钓具:在清澈的水边,用一根竿子撑起钓鱼的工具。
- 白云四壁挂樵衣:四周的白云仿佛是挂着的樵夫的衣服,形容山中景象。
- 画骨:指画马时只画骨架,不画皮肉。
- 点睛:原指画龙点睛,使龙活灵活现,这里比喻关键的一笔或关键的步骤。
- 差有:勉强有。
- 陈编:旧书或旧文献。
- 洗前非:改正以前的错误。
翻译
未来的道路上潜藏着未知的危机,我选择离开纷扰的尘世,进入青翠的山中。在清澈的水边,我撑起一根竿子,准备钓鱼;四周的白云,仿佛挂着樵夫的衣服。画马时只画骨架,让人空自叹息其瘦弱;若不点睛,龙又怎能飞翔?幸好有旧书相伴,我时常用诗句来洗涤过去的错误。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通过对比红尘与翠微,清水与白云,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诗中的“画骨空嗟瘦”和“龙不点睛那解飞”寓意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的思考。最后,诗人通过阅读旧书和创作诗句来净化心灵,表达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对过去错误的反思。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元代诗人方一夔的诗歌特色。
方一夔的其他作品
- 《 寄题沃祥卿梅泉二大字盖何潜斋笔也 》 —— [ 元 ] 方一夔
- 《 景德观陈道士圃多菊觅其种栽并寄以诗 》 —— [ 元 ] 方一夔
- 《 王古樵观予苦疮鄙句遂自赋眉遭二韵各二首因次其韵为戏 》 —— [ 元 ] 方一夔
- 《 术者谓予清淡镃基不贫不富而有寿 》 —— [ 元 ] 方一夔
- 《 晚眺二首 》 —— [ 元 ] 方一夔
- 《 续憎苍蝇 》 —— [ 元 ] 方一夔
- 《 古意四首 》 —— [ 元 ] 方一夔
- 《 世之咏物者采春花而落秋实余欲矫其失作冬果十咏柑 》 —— [ 元 ] 方一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