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十首

老去蹉跎万事休,襟期甚不入时流。 倦飞已作归林鸟,懒起犹如落草牛。 一点眉黄无宦况,五分头白为诗愁。 玉人期我沧洲上,未拟他年赋《远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蹉跎(cuō tuó):虚度光阴,无所作为。
  • 襟期:抱负,志向。
  • 倦飞:比喻厌倦了奔波劳碌的生活。
  • 归林鸟:比喻归隐的人。
  • 落草牛:比喻懒散无为。
  • 眉黄:古代官员的标志,这里指无官职。
  • 宦况:官场生涯。
  • 五分头白:头发半白,指年纪已大。
  • 诗愁:因写诗而产生的忧愁。
  • 玉人:指美人,这里可能指理想中的伴侣或知己。
  • 沧洲:水边的陆地,多指隐居之地。
  • 赋《远游》:创作关于远游的诗文。

翻译

年老之后,一切事情都显得无足轻重,我的志向与时下的潮流格格不入。 厌倦了奔波,我已如归林的鸟儿,懒散得像一头躺在草地上的牛。 脸上没有官员的标志,因为无官一身轻;头发半白,却是因为写诗而忧愁。 理想中的伴侣期待我在沧洲之上,不打算将来再写关于远游的诗篇。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老去时光的感慨和对现实的不合时宜感。诗中,“倦飞已作归林鸟”和“懒起犹如落草牛”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奔波生活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一点眉黄无宦况”和“五分头白为诗愁”,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涯的淡漠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希望能在沧洲之上与知己共度余生,不再远游。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方一夔

宋元之际严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时佐,自号知非子。方逢辰孙。以荐领教郡庠,未几退,隐富山,授徒讲学,学者称为富山先生。有《富山遗稿》。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