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三首

自合林泉着散仙,虎蛟在处卧山渊。 未秋已拟偿新谷,计月先愁欠子钱。 冷眼惯看平地险,薄情谁念死灰然。 人生还有相逢处,昨日淮阴召少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自合:自然应该。
  • 林泉:指山林泉水,常用来比喻隐居的生活环境。
  • 散仙:指不受拘束、自由自在的仙人,这里比喻隐士。
  • 虎蛟:古代传说中的动物,这里可能指凶猛的野兽。
  • 偿新谷:指收获新谷物,比喻得到新的收获或成果。
  • 计月:计算时间,这里指担心时间的流逝。
  • 子钱:利息,这里比喻债务或负担。
  • 冷眼:冷静或漠不关心的眼神。
  • 平地险:比喻表面平静却隐藏危险的情况。
  • 薄情:缺乏情感或同情心。
  • 死灰然:死灰复燃,比喻失去希望后又重新燃起希望。
  • 淮阴召少年:淮阴,地名,这里可能指历史上的某个事件或人物。召少年,可能指召唤年轻人。

翻译

自然应该在山林泉水中过着散仙般的生活,虎蛟所在之处便是我卧息的山渊。 秋天还未到来,我已计划收获新谷,计算着月份,先忧愁欠下的利息。 我用冷静的眼神习惯地看待平地上的险恶,谁又会对死灰复燃的希望抱有薄情呢? 人生总会有相逢的时刻,就像昨日在淮阴召唤的少年。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冷静观察。诗中“自合林泉着散仙”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而“冷眼惯看平地险”则体现了诗人对世事的超然态度。末句“昨日淮阴召少年”可能暗含对未来的希望或对过去某事的回忆,增添了诗意的深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情感体验。

方一夔

宋元之际严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时佐,自号知非子。方逢辰孙。以荐领教郡庠,未几退,隐富山,授徒讲学,学者称为富山先生。有《富山遗稿》。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