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

· 王哲
猿捉整,是修真格。各得其门,长闲,便归阳陌。年光景,悟此得清凉,兆有,中仙,下贫人忆。 蒙书诲,日频搜索。意上来闻,边声,怎生掩间,前朦事,别是一家风,尸没,和松,敢溪山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蓦山溪:词牌名,又名“上阳春”“心月照云溪”“弄珠英”。以程垓《蓦山溪·老来生日》为正体,双调八十二字,前后段各九句、三仄韵。
  • 王喆:元代诗人,生平不详。
  • 猿捉整:此处意指模仿猿猴的动作,进行修炼。
  • 修真格:修炼的方法或规则。
  • 阳陌:指修炼成功后的境界。
  • 年光景:时间的流逝。
  • 清凉:指修炼带来的心灵平静和身体舒适。
  • 兆有:预示着。
  • 中仙:中等修为的仙人。
  • 下贫人忆:普通人的回忆。
  • 蒙书诲:受到书籍的教导。
  • 日频搜索:每天频繁地寻找(知识或真理)。
  • 意上来闻:心中有所领悟。
  • 边声:指外界的干扰声。
  • 怎生掩间:如何遮掩或避开。
  • 前朦事:过去模糊的事情。
  • 别是一家风:指的是与众不同的修炼风格或方法。
  • 尸没:指身体消失,达到某种修炼境界。
  • 和松:与松树相伴,指在自然中修炼。
  • 敢溪山蓦:勇敢地穿越溪流和山谷。

翻译

模仿猿猴的动作,这是修炼的方法。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门路,保持长久的闲适,便能回归到修炼成功的境界。时间的流逝中,我领悟到了这种清凉的感觉,这预示着我将成为中等修为的仙人,而普通人只能回忆。

受到书籍的教导,我每天都在频繁地寻找知识。心中有所领悟,但外界的干扰声该如何避开呢?过去的模糊事情,现在有了不同的修炼风格。我的身体仿佛消失,与松树为伴,在自然中勇敢地穿越溪流和山谷。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修炼者通过模仿猿猴的动作来修炼,追求心灵与身体的和谐与超脱。诗中,“猿捉整”形象地表达了修炼的动作,而“修真格”则揭示了修炼的方法和规则。通过“年光景”和“清凉”等词语,诗人传达了时间流逝中的领悟和修炼带来的心灵平静。最后,诗人以“和松”“敢溪山蓦”等词句,展现了修炼者在自然中的勇敢探索和追求更高境界的决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修炼之道的深刻理解和向往。

王哲

金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 6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