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叔夜宿崇明寺海云楼偕罗成之隐君文长老及卢隐君以沙头双瓶为韵各赋诗四首次韵卷后
天水空明接杳冥,老禅三昧解通灵。
欲将东海为平地,尽捲西江入净瓶。
宿霭微分沙鸟白,晚风犹带毒龙腥。
他时月夜来相觅,笑指狼峰五朵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杳冥(yǎo míng):深远而不可见的地方。
- 三昧(sān mèi):佛教用语,意指禅定或正定,达到心无杂念,专注一境的状态。
- 通灵:与神灵相通,具有超自然的能力。
- 净瓶:佛教中用来盛水的瓶子,常用于法事中。
- 宿霭(sù ǎi):夜晚的雾气。
- 沙鸟:指在沙滩上栖息的鸟类。
- 毒龙腥:比喻恶劣的环境或不祥之气。
- 狼峰:山峰名,可能指形状像狼的山峰。
- 五朵青:可能指山峰上的五座青翠的山峰或五朵云。
翻译
天空与水面在远处相接,显得深邃而遥远,老禅师已经领悟了禅定的真谛,能够与神灵相通。他想要将东海变成平地,把西江的水全部收入净瓶中。夜晚的雾气微微散开,使得沙滩上的鸟儿显得更加洁白,晚风中还带着些许不祥的气息。将来某个月夜,我会来找你,你笑着指向那狼峰上的五座青翠山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禅师在崇明寺海云楼的夜晚,通过禅师的通灵能力和超凡的想象,展现了禅宗的深邃与神秘。诗中“天水空明接杳冥”一句,以天水相接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后文通过禅师的想象,将东海平地化,西江入净瓶,形象地表达了禅宗的超越与解脱。结尾处的“笑指狼峰五朵青”,则带有预言未来的意味,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禅宗境界的向往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