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山泉
先故居此山,两翁各婵嫣。
少翁复北徙,宅废馀此泉。
翁死且求饮,他水辄弃捐。
试以真水往,一杯同蜕蝉。
两翁不可见,久矣为飞仙。
泽馀有尽世,泉流无竭年。
耜岩少翁后,往岁勘丹铅。
倚徙感陈迹,瘦蛟落长笺。
迩来绝妙语,此意谁能传。
岂知援溺手,铁石新磨镌。
嗟予世味薄,饮水抛荤膻。
时时汲脩绠,洗眼看残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婵嫣(chán yān):美好的样子。
- 蜕蝉:比喻变化或消失。
- 飞仙:指仙人,比喻已故的人。
- 泽馀:留下的恩泽。
- 勘丹铅:校对书籍,丹铅是古代校对书籍时所用的颜料。
- 倚徙:徘徊,停留。
- 陈迹:过去留下的痕迹。
- 瘦蛟:比喻书法笔迹。
- 长笺:长纸。
- 援溺手:救助溺水者的手,比喻救助或帮助。
- 脩绠(xiū gěng):长绳,这里指汲水的绳子。
- 荤膻(hūn shān):指肉食。
翻译
先祖曾居住在这座山中,两位老人都美好而安详。年轻的老人后来北迁,留下的宅邸只剩下这泉水。老人去世后,他只愿喝这泉水,其他的水都拒绝。尝试用真正的泉水来,一杯水就像蜕变的蝉一样。两位老人已不可见,早已成为飞仙。留下的恩泽有限,但泉水的流动却永无止境。我在耜岩上,是少翁的后代,往年曾校对书籍。徘徊在旧迹上,瘦弱的蛟龙落在长长的纸上。近来没有得到精妙的语言,这种意境谁能传达。谁知道救助溺水者的手,铁石般新磨的镌刻。我感叹世态炎凉,饮水抛弃了肉食。时常用长绳汲水,洗净眼睛看那些残缺的书籍。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山泉和先祖的遗迹,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先祖的敬仰。诗中,“两翁各婵嫣”描绘了先祖的美好形象,“泉流无竭年”则象征了先祖精神的永恒。通过对泉水的描述,诗人展现了对纯净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漠。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先祖的深切怀念和对清净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