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 王哲
子来观,人观趣,笔词做。友琅琅,朋密密,每遥瞻觑。空耸现,琼楼景,兆妙玄同所。门开、风月清明,四序长春堪度。 宜纵酒,时卯上,醉还醒复悟。逸怀摅,消情减,喜讴吟处。诚致祷,延彭祖,助本元坚固。今有、真乐神仙,到斯永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琅琅:形容声音清脆响亮。
  • 瞻觑:注视,观看。
  • 琼楼:美玉砌成的楼阁,形容华美的建筑物。
  • 兆妙玄同:预示着深奥玄妙的相同之处。
  • 卯上:古代十二时辰之一,指早晨五点到七点。
  • 逸怀摅:抒发超脱的情怀。
  • 彭祖:古代传说中的长寿者,常用来象征长寿。
  • 本元坚固:指生命的根本和元气坚固不衰。

翻译

你来到这里观察,人们观察的是趣味,你用笔写下词句。朋友们声音清脆,亲密无间,常常远远地相互注视。空中显现出琼楼玉宇的美景,预示着深奥玄妙的相同之处。门敞开着,风和月色清明,四季如春,可以尽情享受。

应该放纵饮酒,在早晨时分,醉了又醒,反复领悟。抒发超脱的情怀,消减情感,欢喜地吟咏。真诚地祈祷,希望延年益寿的彭祖帮助我们生命的根本和元气坚固。现在有了真正的快乐和神仙般的生活,这里是我们永远的相遇之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通过“琼楼景”、“四序长春”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逸怀摅”、“喜讴吟处”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抒发情感、享受生活的喜悦。结尾的“真乐神仙,到斯永遇”则强调了这种生活状态的永恒和理想化。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王哲

金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 635篇诗文

王哲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