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杂兴二首

· 叶颙
行乐兴怀浓,欢游酒盏空。 久谙尘外趣,殊乏世间功。 径竹题新绿,庭花扫落红。 短筇歌霁月,长袖挹天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幽人:隐士。
  • 杂兴:随兴写出的诗。
  • 欢游:欢乐的游玩。
  • 酒盏空:酒杯已空,表示饮酒已尽。
  • :熟悉。
  • 尘外趣:尘世之外的乐趣。
  • 殊乏:特别缺乏。
  • 世间功:世俗的成就或功名。
  • 径竹:小径旁的竹子。
  • 题新绿:在新生长的绿叶上题字或作画。
  • 庭花:庭院中的花朵。
  • 扫落红:扫去落下的红花,指清理庭院。
  • 短筇:短杖,常用于辅助行走。
  • 歌霁月:在晴朗的月夜唱歌。
  • 长袖挹天风:长袖轻拂,仿佛能触及天上的风。

翻译

隐士随兴写下的两首诗,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受。

行走在欢乐中,心情浓烈,酒杯已空,欢乐游玩。 长久以来熟悉了尘世之外的乐趣,对世俗的成就却特别缺乏兴趣。 在小径旁的竹子上题写新绿,庭院中的花朵扫去落红。 手持短杖,在晴朗的月夜唱歌,长袖轻拂,仿佛能触及天上的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情趣和超然物外的心态。诗中,“欢游酒盏空”一句,既表达了隐士的放达不羁,也暗示了他对世俗繁华的淡漠。后句“久谙尘外趣,殊乏世间功”进一步强调了隐士对尘世功名的不屑一顾,以及对自然和心灵自由的追求。诗中的自然景象“径竹题新绿,庭花扫落红”不仅美化了隐士的生活环境,也象征着隐士内心的清新与超脱。最后两句“短筇歌霁月,长袖挹天风”则通过具体的动作描写,展现了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诗意生活,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隐逸情怀。

叶颙

元明间金华府金华人,字景南,一字伯恺,自号云?天民。元末隐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诗,名《樵云独唱》。入明,举进士,官行人司副。后免官家居,授徒甚众。 ► 5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