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 王哲
栗子味招全道子,芋头滋味引回头。名人吃了并无忧。 四三通十二,个个下重楼。吃得过时冰是水,水中雨点浮沤。 一来一去几时休。若教同我愿。管取得真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栗子:lì zi,一种坚果,此处指其味道。
  • 全道子:quán dào zǐ,指完全领悟道的人。
  • 芋头:yù tóu,一种根茎类食物,此处指其味道。
  • 回头:huí tóu,指回心转意,改变主意。
  • 四三通十二:sì sān tōng shí èr,此处可能指某种修炼的步骤或阶段。
  • 下重楼:xià zhòng lóu,可能指修炼中的一个深入阶段。
  • 冰是水:bīng shì shuǐ,比喻事物的本质未变。
  • 浮沤:fú ōu,水面上漂浮的泡沫。
  • 同我愿:tóng wǒ yuàn,与我有着相同的愿望或目标。
  • 真修:zhēn xiū,真正的修炼或修行。

翻译

栗子的味道吸引了那些完全领悟道的人,芋头的滋味让人回心转意。有名的人吃了这些食物后,心中无忧无虑。经历了四三通十二的修炼阶段,每个人都深入到了重楼之中。吃过了这些食物,冰终究会化成水,水中的雨点就像是漂浮的泡沫。一来一去,这样的过程何时才会停止呢?如果你们与我有着相同的愿望,那么就能取得真正的修炼成果。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食物的比喻,表达了修炼过程中的心境变化和修炼的最终目标。栗子和芋头的味道象征着修炼中的美好体验,能够吸引和改变人的心意。诗中的“四三通十二”和“下重楼”可能是指修炼的复杂步骤和深入阶段,而“冰是水”和“浮沤”则比喻了修炼过程中的本质变化和表象的虚幻。最后,诗人呼吁与自己有相同愿望的人一起追求真正的修炼,体现了对修炼成果的渴望和对同道中人的期待。

王哲

金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 635篇诗文

王哲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