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德医学录任满诗用美之并以医之利害语之
丈夫生世六尺躯,饥餐渴饮当及期。目观鼻嗅耳司听,各职乃事尔勿离。
喜怒哀乐无妄施,威赏之柄不倒持。雍容进退动合宜,天其相汝百福随。
神清虑淡寿且耆,颜色丰泽毛发黟。无不足兮何所望,子孙妻妾皆欢怡。
寒温风雨倘失时,人心私欲复蔽亏。堂堂正气日以衰,瘵疠始得乘其危。
膏肓一穴自古有,区区二竖宁知斯。惜哉医缓不务此,仓卒遽谓疾弗治。
若药暝眩罔不愈,缩手退避计或迟。乃知用药如用将,用非其类悔曷追。
芫巴乌附吾所用,参术之辈胡能为。信乎药者亦凶器,古人不得已用之。
姜君职医识此理,愚民攀慕贤守知。延年却老学妙术,回生起死参神奇。
杏林春色香韵美,芳葩渐满东风枝。他年丹石亿万斛,慎勿往取虎窃窥。
我身刚强甚无恙,半世落魄癖在诗。赋性掘强成傲物,胸次未扫平生痴。
高谈惊世鄙俗讶,左计失策群儿嗤。疏狂往往激众怒,而我戏笑方嘻嘻。
岂无甘言悦人意,胡塞巨口而不谀。后先颠倒皆类此,愿将斯疾祈君医,愿将斯疾祈君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瘵疠(zhài lì):指疾病。
- 膏肓(gāo huāng):古代医学上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认为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比喻病情严重到无法医治的程度。
- 二竖:指病魔。
- 暝眩(míng xuàn):指药物反应强烈,使人感到眩晕。
- 芫巴:一种草药。
- 乌附:指乌头和附子,均为有毒的草药。
- 参术:指人参和白术,均为常用的补益药材。
- 丹石:指炼丹用的矿石,这里比喻药物。
- 芳葩(fāng pā):指美丽的花朵。
- 胸次:指胸中,内心。
- 左计:指错误的计策。
- 疏狂:指放纵不羁。
- 鄙俗:指粗俗的人。
- 巨口:指大口,比喻直言不讳。
翻译
大丈夫生来有六尺之躯,饮食应当及时满足。眼睛看、鼻子闻、耳朵听,各司其职不可离。 不妄施喜怒哀乐,不倒持威赏之柄。举止得体,天必助你百福随。 神思清静,虑事淡泊,长寿且容颜润泽,黑发如漆。无所不足,何所期望,子孙妻妾皆欢欣。 若寒温风雨不适时,私欲又蔽人心。堂堂正气日渐衰,疾病方能乘虚而入。 自古有膏肓之穴,那区区二竖病魔岂知此。可惜医缓不务此,仓促间谓疾不可治。 若药反应强烈无不愈,退缩犹豫计已迟。故知用药如用将,用非其类后悔何及。 我所用的是芫巴乌附,人参白术何能为。信乎药亦凶器,古人不得已而用之。 姜君职医识此理,愚民攀慕贤守知。延年却老学妙术,回生起死参神奇。 杏林春色香韵美,芳葩渐满东风枝。他年丹石亿万斛,慎勿往取虎窃窥。 我身刚强甚无恙,半世落魄癖在诗。赋性掘强成傲物,胸次未扫平生痴。 高谈惊世鄙俗讶,左计失策群儿嗤。疏狂往往激众怒,而我戏笑方嘻嘻。 岂无甘言悦人意,胡塞巨口而不谀。后先颠倒皆类此,愿将斯疾祈君医,愿将斯疾祈君医。
赏析
这首作品以医者的视角,阐述了医学的深奥与用药的谨慎。诗中通过对人体器官的比喻,强调了各司其职的重要性,进而引申到治理国家和社会的道理。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医者职责的尊重和对医学奥秘的探索。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自己的性格和遭遇为例,展现了其不羁的性格和对世俗的不屑,同时也表达了对医者的信任和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是对医学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