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姜明德学录见医膏肓痼疾二首

· 叶颙
少年曾读活人书,壮岁能为死马医。 学究岐黄惟我许,术参卢扁少人知。 鼎中九转丹垂就,肘后千金世莫窥。 旧有烟霞泉石痼,饮君一七顿成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岐黄:指岐伯和黄帝,相传为医家之祖。
  • 卢扁:指古代名医扁鹊,因其姓卢,故称卢扁。
  • 九转丹:指经过多次炼制的丹药,传说中具有神奇疗效。
  • 肘后千金:指珍贵的医书或医术,意为随身携带的宝贵知识。
  • 烟霞泉石痼:指对山水风景的深爱,如同顽疾一般难以治愈。

翻译

年轻时我曾研读救人的医书,壮年时我能为死去的马匹治病。 我自诩学识渊博,能与古代医家岐伯和黄帝相提并论,我的医术高超,却鲜为人知,如同古代名医扁鹊一般。 我炼制的丹药即将完成九次转化,我掌握的医术珍贵无比,世人难以窥见。 我曾深爱山水,如同顽疾一般难以割舍,但与你共饮一杯后,我的病痛顿感减轻,灵感如泉涌,立刻成诗。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医学的热爱和自信,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切向往。诗中,“学究岐黄”和“术参卢扁”展现了诗人对医学知识的自豪,而“九转丹”和“肘后千金”则体现了其医术的高超和珍贵。最后,诗人通过“烟霞泉石痼”和“饮君一七顿成诗”的对比,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在医学与自然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与友人相聚时的愉悦和灵感迸发。

叶颙

元明间金华府金华人,字景南,一字伯恺,自号云?天民。元末隐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诗,名《樵云独唱》。入明,举进士,官行人司副。后免官家居,授徒甚众。 ► 5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