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阎静斋徐容斋二学士
斯人宗工国司命,容斋有容静斋静。
海涵岳峙俱伟人,心同道同不同姓。
向来先后持玉节,共仰福星在吴分。
一公归领集仙班,一公继登六鳌禁。
大名本是宰相职,高搴书帷地步峻。
导密亦是翰林长,快埽槐厅消息紧。
天教两翁转鸿钧,赤子到头合苏醒。
东南秀士颇不乏,当年著意极搜引。
而今造化况在手,想见姓名犹见省。
石生已起有温生,我爱莫助德怲怲。
苦为百草忧春雨,坐待风霜发苕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宗工:宗师,指在某一领域有极高造诣的人。
- 国司命:国家的命脉,指掌握国家重要事务的人。
- 海涵岳峙:形容人的气度宏大,如海之包容,如山之稳固。
- 伟人:杰出的人物。
- 玉节:古代使者所持的玉制符节,象征权威和尊贵。
- 福星:象征好运和吉祥的星。
- 吴分:吴地,指江苏一带。
- 集仙班:指聚集贤才的地方。
- 六鳌禁:指皇宫,传说中的六鳌支撑天地,比喻皇宫的稳固和尊贵。
- 宰相职:指宰相的职位,国家最高行政官员。
- 书帷:指书房,也指学问的殿堂。
- 槐厅:指翰林院,古代负责编纂国史和起草诏令的地方。
- 转鸿钧:比喻转变国家的命运。
- 赤子:指百姓,人民。
- 苏醒:恢复生机。
- 造化:指自然界的创造和变化,也指命运。
- 见省:被省察,被重视。
- 德怲怲:形容德行显著。
- 百草:泛指各种植物。
- 春雨:春天的雨水,比喻及时的恩惠或帮助。
- 风霜:比喻艰难困苦。
- 苕颖:苕是苇花,颖是禾本科植物的穗,这里比喻等待成熟的时机。
翻译
这位人物是国家的宗师和命脉,容斋有着包容的胸怀,静斋则显得静谧。他们都像海一样包容,像山一样稳固,都是杰出的人物,虽然姓氏不同,但心意和道义是相同的。他们曾经先后持有玉节,共同让人仰望,如同福星降临吴地。一位回去领导贤才的聚集,另一位则继续在皇宫中担任重要职务。他们的名声本就是宰相的职责,高高在上,学问殿堂地位崇高。引导着秘密,也是翰林院的长官,翰林院的消息传递得非常快。上天让两位老翁转变国家的命运,百姓最终会恢复生机。东南地区有很多才俊,当年他们非常重视并极力搜寻和引荐。而现在,他们掌握着命运,想见他们的姓名仍然被重视。石生已经起来了,还有温生,我非常喜爱他们,但无法提供帮助,他们的德行显著。我为各种植物担忧春天的雨水,坐着等待风霜,直到苇花和禾穗成熟。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两位学士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德,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他们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诗中“海涵岳峙”形容他们的气度宏大,而“心同道同”则强调了他们精神上的契合。后文通过“玉节”、“福星”等意象,展现了他们在政治和文化上的影响力。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他们德行的敬仰,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贤才的崇敬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