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前题下字韵二首
叛军日骄横,六月反城下。
长竿揭旌旗,群凶列行伍。
兰江接金华,膏血腥草莽。
老弱皆窜亡,奔驰实劳苦。
崎岖扶父翁,艰难负儿女。
万死获一生,行李何暇取。
饥饿复惊惶,逢人语无绪。
数里绝行踪,孤村尽禾黍。
乱后始得归,飘零如逆旅。
苍烟销荆扉,青苔封石础。
多谢故山云,护我弹琴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叛军:指反叛的军队。
- 旌旗:古代用羽毛装饰的军旗,主将用以指挥或开道。
- 群凶:指叛军中的众多恶人。
- 兰江:河流名,具体位置不详。
- 金华:地名,今浙江省金华市。
- 草莽:指草丛,也比喻民间。
- 窜亡:逃跑,逃亡。
-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
- 飘零:比喻无依无靠,生活不稳定。
- 逆旅:旅馆,客舍。
- 荆扉:用荆条编成的门,指简陋的房屋。
- 石础:石头做的柱基。
- 弹琴所:弹琴的地方,这里指隐居或清静之地。
翻译
叛军日益骄横,六月间竟然反叛到城下。长竿上挂着旌旗,叛军中的恶人们排列成行。兰江与金华相连,血腥的膏血染红了草丛。老弱都逃窜亡命,奔波实在劳苦。艰难地扶着父亲和老人,艰难地背着儿女。万死一生中,连行李都来不及取。饥饿又惊惶,遇到人说话都无头绪。数里之内没有人的踪迹,孤村里尽是禾黍。乱后才得以归来,生活飘零如同旅馆。苍烟消散在荆条编成的门上,青苔覆盖了石头的柱基。多谢故山的云,保护我弹琴的地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战乱时期人民的苦难生活。诗中通过“叛军”、“群凶”等词语,生动地展现了叛军的嚣张气焰和人民的恐慌逃亡。诗中的“兰江接金华,膏血腥草莽”一句,以血腥的景象象征了战争的残酷。后文通过“老弱皆窜亡”、“崎岖扶父翁”等细节,深刻描绘了人民在战乱中的艰难逃亡和生活的飘零。最后,诗人以“多谢故山云,护我弹琴所”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感激,展现了在乱世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