爇心香

征雁回时,野菊斑斓。向深溪、古洞弯跧。孤吟静境,独炼还丹。被夜萧条,埪局促,坐艰难。 一性参差,数载留连。到如今、方露因缘。琼珠达地,宝月通天。便出玲珑,忘机构,没孜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ruò):点燃,焚烧。
  • 斑斓:色彩错杂灿烂的样子。
  • 弯跧 (wān quán):蜷曲,弯曲。
  • (kōng):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具。
  • 局促:狭窄,不宽敞。
  • 一性:指人的本性或性格。
  • 参差 (cēn cī):不齐,有差异。
  • 留连:留恋,不愿离开。
  • 因缘:佛教术语,指事物间的关系和条件。
  • 琼珠:比喻珍贵的珠宝。
  • 达地:到达地面,指珠宝散落。
  • 宝月:比喻明亮的月亮。
  • 通天:直达天空,形容极高。
  • 玲珑:精巧细致。
  • 忘机:忘却机巧之心,指超脱世俗。
  • 孜煎:烦恼,忧虑。

翻译

当征雁归来时,野菊色彩斑斓。我蜷曲在深溪古洞之中。独自吟咏,静享这幽静之境,独自炼制还丹。夜色萧条,身处狭窄的埪中,坐姿艰难。

我的本性参差不齐,数年来留恋不舍。直到如今,方才显露出因缘。珍贵的珠宝散落一地,明亮的月亮直达天际。我便在这精巧之中,忘却了世俗的机巧,没有了烦恼和忧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深秋时节,独自隐居于古洞中的情景。通过“征雁回时,野菊斑斓”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中“独炼还丹”、“忘机”等词句,表达了作者追求精神上的净化和超脱,体现了道家修炼的思想。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丘处机

丘处机

金登州栖霞人,字通密,号长春子。十九岁出家,为重阳真人王哲弟子,全真道教七真之一。金大定间,居磻溪、陇州等地,结交士人,曾应金世宗召至中都。后仍还居栖霞山中。成吉思汗十四年,应召率弟子李志常等西行。见成吉思汗于西域雪山。问长生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并以天道好生为言。赐爵大宗师,掌管天下道教。十八年东还。在燕以玺书释奴为良达二三万人。弟子李志常撰《长春真人西游记》,述其事甚详。有《磻溪集》、《鸣道集》、《大丹直指》等。 ► 2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