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节有感二首

· 杜甫
御气云楼敞,含风綵仗高。 仙人张内乐,王母献宫桃。 罗袜红蕖艳,金羁白雪毛。 舞阶衔寿酒,走索背秋毫。 圣主他年贵,边心此日劳。 桂江流向北,满眼送波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御气:指皇帝的气派。
  • 云楼:高耸入云的楼阁,形容建筑宏伟。
  • 含风:随风摇曳。
  • 綵仗:彩色的仪仗。
  • 仙人:神话中的神仙。
  • 王母:即西王母,神话中的女神。
  • 宫桃:宫中的桃子,象征富贵。
  • 罗袜:精美的袜子。
  • 红蕖:红色的荷花。
  • 金羁:金色的马笼头。
  • 白雪毛:形容马毛洁白如雪。
  • 衔寿酒:口中含着祝寿的酒。
  • 走索:走钢丝,此处形容技艺高超。
  • 背秋毫:形容动作极为精细,连秋毫都能感受到。
  • 圣主:对皇帝的尊称。
  • 边心:边疆的忧虑。
  • 桂江:江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
  • 波涛:波浪,比喻动荡的局势。

翻译

皇帝的气派如同高耸入云的楼阁般敞亮,彩色的仪仗随风摇曳,显得格外高大。神话中的仙人在宫内奏乐,西王母献上了宫中的桃子。精美的袜子下是艳丽的红色荷花,金色的马笼头下是洁白如雪的马毛。在舞阶上口中含着祝寿的酒,走钢丝的动作精细到连秋毫都能感受到。圣明的君主在其他年份显得尊贵,而今天边疆的忧虑却让人心劳。桂江的水流向北方,满眼所见都是动荡的波涛。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宫廷的盛况与边疆的忧虑,通过对比展现了皇帝的尊贵与边疆的动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御气云楼敞”、“含风綵仗高”等,展现了宫廷的豪华与气派。而“边心此日劳”、“满眼送波涛”则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局势的深深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体现了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风格。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