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一日三首

· 杜甫
即看燕子入山扉,岂有黄鹂历翠微。 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 春来准拟开怀久,老去亲知见面稀。 他日一杯难强进,重嗟筋力故山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即看:立刻看到。
  • 山扉:山中的门户,指山居的门。
  • 黄鹂:鸟名,即黄莺。
  • :经过。
  • 翠微: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山。
  • 短短:形容时间短暂。
  • :靠近。
  • 轻轻:形容动作轻柔。
  • 柳絮:柳树的种子,有白色绒毛,随风飞散如飘絮,因以为称。
  • :触及。
  • 准拟:打算,准备。
  • 开怀:心情舒畅,无拘无束。
  • 亲知:亲友。
  • 见面稀:很少见面。
  • 他日:将来,以后。
  • 强进:勉强前进。
  • 重嗟:深深叹息。
  • 筋力:体力,力气。
  • 故山:故乡的山,代指故乡。
  • :离开。

翻译

立刻看到燕子飞入山中的门户,怎么会有黄鹂经过青翠的山间。 短暂的桃花靠近水岸,轻轻的柳絮触及人的衣裳。 春天来临时打算心情舒畅很久,但年老后与亲友见面的机会变得稀少。 将来有一天,一杯酒难以勉强自己喝下,只能深深叹息体力的衰退,与故乡的远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山中的景色,通过燕子、黄鹂、桃花和柳絮等自然元素,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春意。诗中“即看”、“短短”、“轻轻”等词语,传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细腻感受。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亲友疏远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思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