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冬

· 杜甫
殊俗还多事,方冬变所为。 破甘霜落爪,尝稻雪翻匙。 巫峡寒都薄,乌蛮瘴远随。 终然减滩濑,暂喜息蛟螭。
拼音

所属合集

#十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殊俗:不同的风俗习惯。
  • 方冬:正值冬季。
  • 破甘:破开甘甜的果实。
  • 霜落爪:霜降时采摘的果实。
  • 尝稻:品尝新收获的稻米。
  • 雪翻匙:形容米饭如雪般洁白,翻动时如翻匙。
  •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位于今重庆市巫山县与湖北省巴东县之间。
  • 寒都薄:寒冷的气息不浓。
  • 乌蛮:古代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称呼。
  • 瘴远随:瘴气(热带或亚热带山林中的湿热空气,古人认为是瘴疠的病源)随着远行而远离。
  • 滩濑:急流险滩。
  • 蛟螭:古代传说中的龙类生物。

翻译

在不同的风俗习惯中,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正值冬季,改变了自己的行为方式。破开甘甜的果实,霜降时采摘的果实;品尝新收获的稻米,米饭如雪般洁白,翻动时如翻匙。巫峡的寒冷气息并不浓重,乌蛮的瘴气随着远行而远离。最终,急流险滩减少,暂时欣喜地看到蛟龙和螭龙得以休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杜甫在冬季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中“破甘霜落爪,尝稻雪翻匙”生动地描绘了冬季的丰收景象,而“巫峡寒都薄,乌蛮瘴远随”则表达了诗人对环境的感知和对远行的期待。最后两句“终然减滩濑,暂喜息蛟螭”则寓意着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杜甫诗歌的深厚功底和丰富情感。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