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呈所知

竞爱松筠翠,皆怜桃李芳。 如求济世广,桑柘愿商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松筠(yún):松树和竹子,常用来比喻坚贞的节操。
  • 桃李:比喻学生或后辈,也泛指年轻一代。
  • 济世:救助世人,指有用于社会。
  • 桑柘(zhè):桑树和柘树,古代常用来养蚕,象征勤劳和生产。

翻译

人们都喜爱松树和竹子的翠绿,也都怜爱桃树和李树的花香。 如果追求广泛地救助世人,那么种植桑树和柘树以养蚕,愿意与之商量。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人们对松竹和桃李的不同喜爱,表达了作者对于实用主义的推崇。松竹象征坚贞不屈的品质,桃李则代表美好的外表,但作者更看重的是能够实际救助世人的行动,即种植桑柘以养蚕,体现了作者的济世情怀和对实用价值的重视。诗中的“愿商量”一词,更是表达了作者愿意与志同道合者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愿望。

李中

五代时南唐陇西人,字有中。为淦阳宰。工诗文,有《碧云集》。 ► 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