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立规上人

· 李频
竹向空斋合,无僧在四邻。 去云离坐石,斜月到禅身。 树老风终夜,山寒雪见春。 不知诸祖后,传印是何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竹向空斋合:竹子环绕着空荡的书斋。
  • 去云离坐石:云雾离开了我坐的石头。
  • 斜月到禅身:斜月照到了我修行的地方。
  • 树老风终夜:老树在风中整夜摇曳。
  • 山寒雪见春:山中虽然寒冷,但雪中已见春天的迹象。
  • 诸祖:指历代的高僧。
  • 传印:传承佛法的意思。

翻译

竹子环绕着空荡的书斋,四周没有僧侣的踪影。 云雾离开了我坐的石头,斜月照到了我修行的地方。 老树在风中整夜摇曳,山中虽然寒冷,但雪中已见春天的迹象。 不知历代高僧之后,佛法将由何人来传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孤独的修行场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追求和对传承的思考。诗中的“竹向空斋合”、“去云离坐石”、“斜月到禅身”等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清幽的禅意画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末句“不知诸祖后,传印是何人”则透露出对佛法传承的关切和深思,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尊重和责任感。

李频

李频

李频,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後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寿昌县令穆君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 2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