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盐山

· 杜甫
卓立群峰外,蟠根积水边。 他皆任厚地,尔独近高天。 白榜千家邑,清秋万估船。 词人取佳句,刻画竟谁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卓立:高耸挺立。
  • 蟠根:盘曲的根。
  • 积水:指湖泊或深潭。
  • 他皆:其他的一切。
  • :依赖。
  • :你,指白盐山。
  • 白榜:白色的招牌或标志。
  • 千家邑:指人口众多的城镇。
  • 清秋:清爽的秋天。
  • 万估船:无数的商船。
  • 词人:诗人。
  • 刻画:描绘,这里指诗句。

翻译

白盐山高耸挺立于群峰之外,其根盘曲在湖泊之边。 其他山峰都依赖着厚实的土地,而你却接近高远的天空。 白色的招牌点缀着千家万户的城镇,在清爽的秋天,无数商船穿梭。 诗人寻觅着佳句,但这些描绘最终又由谁来传颂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白盐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壮观的景象,通过对比其他山峰,突出了白盐山的高耸与不凡。诗中“卓立群峰外,蟠根积水边”形象地勾勒出了白盐山的雄伟与独特。后两句则通过描绘城镇与商船的繁忙景象,展现了白盐山周边的繁荣。结尾处诗人对佳句的追求,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执着与对传世之作的渴望。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

杜甫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