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五首

· 杜甫
天用莫如龙,有时系扶桑。 顿辔海徒涌,神人身更长。 性命苟不存,英雄徒自强。 吞声勿复道,真宰意茫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遣兴:抒发情感,排遣情绪。
  • 天用:天之所用,指天生的能力或天赋。
  • 扶桑:神话中的树木,传说中太阳升起的地方。
  • 顿辔:停下马缰,比喻停止行动。
  • 神人:超凡脱俗的人,指具有非凡能力的人。
  • 真宰:宇宙的主宰,指天意或命运。

翻译

天生的能力没有比龙更大的了,它有时被系在扶桑树上。 即使停下脚步,大海依旧汹涌澎湃,而神人的身躯更加高大。 如果生命都不存在了,英雄们徒劳地自强不息。 沉默吧,不要再多说,宇宙的主宰意志深远而不可测。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龙与神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命运和天意的深刻思考。诗中,“天用莫如龙”一句,既展现了龙的天赋异禀,也隐喻了英雄的非凡能力。然而,“性命苟不存,英雄徒自强”则揭示了即使英雄再强大,面对生命的无常和天意的不可违,也显得无力。最后两句“吞声勿复道,真宰意茫茫”则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天意的敬畏,体现了杜甫诗歌中深沉的哲理性和对人生深刻的洞察。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