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韦韶州见寄

· 杜甫
养拙江湖外,朝廷记忆疏。 深惭长者辙,重得故人书。 白发丝难理,新诗锦不如。 虽无南去雁,看取北来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养拙:隐居不仕,自谦之词。
  • 江湖:指民间,与朝廷相对。
  • 朝廷:指国家政权机构。
  • 记忆:指被朝廷所记挂。
  • 长者辙:指长者来访的车辙,比喻受到尊敬的人的访问。
  • 故人书:指老朋友的来信。
  • 锦不如:比喻新诗之美,连锦绣都比不上。
  • 南去雁:古代有雁足传书的传说,南去雁指从南方来的信使。
  • 北来鱼:古代有鱼传尺素的传说,北来鱼指从北方来的信使。

翻译

我隐居在江湖之外,朝廷对我的记忆也渐渐疏远。 深感惭愧的是,长者的车辙难得一见,却再次收到了老朋友的来信。 白发如丝,难以梳理,新写的诗篇连锦绣都比不上。 虽然没有南去的雁带来消息,但我会看着北来的鱼,期待着新的音讯。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友人韦韶州的回信,表达了诗人隐居江湖的孤寂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养拙江湖外”一句,既表达了诗人自谦的隐居生活,也暗示了与朝廷的疏远。后文通过对“长者辙”和“故人书”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末句以“南去雁”和“北来鱼”作结,既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消息的期待,也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增添了诗意。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杜甫晚年的心境和对友情的深切怀念。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