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秋有感
门巷凉秋至,高梧一叶惊。
渐添衾簟爽,顿觉梦魂清。
暗促莲开艳,乍催蝉发声。
雨降炎气减,竹引冷烟生。
戍客添归思,行人怯远程。
未逢征雁下,渐听夜砧鸣。
张翰思鲈兴,班姬咏扇情。
音尘两难问,蛩砌月空明。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衾簟(qīn diàn):指被子和竹席。
- 莲开艳:指莲花盛开,色彩艳丽。
- 蝉发声:指蝉开始鸣叫。
- 炎气减:指炎热的气息减弱。
- 冷烟生:指冷凉的烟雾升起。
- 戍客:指驻守边疆的士兵。
- 归思:指思乡之情。
- 行人:指出行的人。
- 怯远程:害怕远行。
- 征雁:指南飞的大雁,常用来象征远行或传递消息。
- 夜砧鸣:指夜晚捣衣的声音,砧是捣衣石。
- 张翰思鲈兴:张翰是西晋文学家,因思念家乡的鲈鱼而辞官归隐。
- 班姬咏扇情:班姬指班昭,东汉女文学家,咏扇情指她所作的《怨歌行》中对扇子的描写,表达了对逝去青春的哀愁。
- 音尘:指消息或音信。
- 蛩砌:指蟋蟀在台阶下鸣叫。
翻译
秋天的凉意降临到门巷,高大的梧桐树上,一片叶子惊落。 渐渐地,被子和竹席带来了凉爽,顿时感觉梦魂也变得清新。 暗暗催促着莲花盛开,色彩艳丽,突然间蝉也开始鸣叫。 雨水降下,炎热的气息减弱,竹林中冷凉的烟雾升起。 驻守边疆的士兵增添了思乡之情,出行的人害怕远行。 没有征雁南飞,渐渐地夜晚捣衣的声音响起。 张翰因思念家乡的鲈鱼而辞官归隐,班昭咏扇表达了对逝去青春的哀愁。 消息难以询问,蟋蟀在台阶下鸣叫,月光空明。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新秋时节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表达人的情感。诗中,“高梧一叶惊”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到来,而“渐添衾簟爽”则传达了秋凉的舒适感。后文通过对莲花、蝉声、雨水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氛围。诗的结尾通过对张翰和班昭的典故的引用,抒发了对家乡和青春的怀念,以及对远方消息的渴望和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李中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游少林寺过中岳时新秋雨霁 》 —— [ 明 ] 佘翔
- 《 新秋往来湖山间四首 》 —— [ 宋 ] 陆游
- 《 七月既望过圻村访蔡金风适冲寰翁至同登龙山寻幽谷钓台诸胜晚留小酌泛月而归 》 —— [ 明 ] 安希范
- 《 甲子秋七月入宝安过访邓玄度观察镜园同尹用平温尔惇两年丈饮邻仙楼用杜少陵游何将军山林十诗四十韵 》 —— [ 明 ] 张萱
- 《 新秋泛舟过西庄听雨话旧三首 》 —— [ 明 ] 张祥鸢
- 《 三次韵答江西美 》 —— [ 宋 ] 周必大
- 《 初秋月夜园外散步 其一 》 —— [ 明 ] 王衡
- 《 七月游圭峰呈白沙陈先生 》 —— [ 明 ] 区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