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两篇

· 杜甫
此日此时人共得,一谈一笑俗相看。 尊前柏叶休随酒,胜里金花巧耐寒。 佩剑冲星聊暂拔,匣琴流水自须弹。 早春重引江湖兴,直道无忧行路难。
拼音

所属合集

#人日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人日:古代中国传统节日,农历正月初七。
  • 尊前:酒杯前。
  • 柏叶:指柏叶酒,古代一种酒。
  • 胜里金花:指节日中的装饰,金花代表富贵。
  • 巧耐寒:巧妙地耐得住寒冷,形容金花装饰精美且耐寒。
  • 佩剑冲星:佩带剑,剑光如星,形容剑的锋利和光彩。
  • 匣琴流水:指琴声如流水般悠扬。
  • 直道无忧:直行无忧,比喻心无挂碍,无所畏惧。

翻译

这一天,大家都能共享,一起谈笑,世俗的眼光也一同观看。 在酒杯前,不再随柏叶酒,节日中的金花装饰巧妙地耐得住寒冷。 佩带的剑,偶尔拔出,剑光如星,匣中的琴,自然要弹奏,琴声如流水般悠扬。 早春再次激起了我对江湖的向往,直行无忧,不再担心旅途的艰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人日节日的欢乐气氛和诗人的豪情壮志。诗中,“一谈一笑俗相看”表达了节日的喜庆和人们的共同欢乐。诗人在节日中不随俗流,不饮柏叶酒,而欣赏“胜里金花”,显示了他的独特品味。后两句通过“佩剑冲星”和“匣琴流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英勇与文艺气质。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早春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无畏,体现了他的乐观与豁达。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