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少林寺应制

绀宇横天室,回銮指帝休。 曙阴迎日尽,春气抱岩流。 空乐繁行漏,香烟薄綵斿。 玉膏从此泛,仙驭接浮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绀宇(gàn yǔ):指寺庙。
  • 回銮(huí luán):指皇帝回宫。
  • 帝休:指皇帝的休息。
  • 曙阴:指黎明时的阴暗。
  • 春气:春天的气息。
  • 抱岩流:环绕着岩石流动。
  • 空乐:空中的音乐。
  • 繁行漏:频繁的漏声,指时间的流逝。
  • 香烟:指寺庙中的香火。
  • 薄綵斿(bó cǎi liú):指轻薄的彩旗。
  • 玉膏:指美玉般的膏液,比喻美好的事物。
  • 仙驭:仙人的车驾。
  • 浮丘:传说中的仙山。

翻译

寺庙横亘于天际,皇帝回宫指向休息之地。 黎明时的阴暗随着日出消散,春天的气息环绕着岩石流动。 空中传来频繁的音乐和漏声,寺庙中的香火与轻薄的彩旗飘扬。 美玉般的膏液从此泛滥,仙人的车驾接引着浮丘仙山。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皇帝在少林寺的景象,通过寺庙、皇帝、自然和仙境的元素,构建了一幅宏大而神秘的画面。诗中“绀宇横天室”展现了寺庙的庄严与广阔,“春气抱岩流”则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后两句“玉膏从此泛,仙驭接浮丘”则带有一种超脱尘世的仙境气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仙境的憧憬。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之问高超的艺术造诣。

宋之问

宋之问

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汉族,汾州隰城(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 ► 2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