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宅三首

· 杜甫
奔峭背赤甲,断崖当白盐。 客居愧迁次,春酒渐多添。 花亚欲移竹,鸟窥新捲帘。 衰年不敢恨,胜概欲相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奔峭(bēn qiào):形容山势险峻,如同奔跑的峭壁。
  • 赤甲:地名,指赤甲山,位于今重庆市奉节县。
  • 断崖:陡峭的悬崖。
  • 白盐:地名,指白盐山,与赤甲山相对,也位于奉节县。
  • 迁次:指迁居。
  • 春酒:春天酿制的酒。
  • 花亚:花低垂的样子。
  • 衰年:老年。
  • 胜概:美好的景象或事物。

翻译

山势险峻,背对着赤甲山,陡峭的悬崖正对着白盐山。 作为客居之人,对频繁迁居感到愧疚,春天的酒渐渐多了起来。 花儿低垂,似乎想要移动竹子,鸟儿窥视着新卷起的帘子。 虽然年老,但不敢有所怨恨,只希望美好的景象能够兼而有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在春天迁居新宅时的所见所感。诗中,“奔峭背赤甲,断崖当白盐”以壮丽的自然景观开篇,展现了诗人新居周围的地理环境。后文通过“春酒渐多添”、“花亚欲移竹”、“鸟窥新捲帘”等细腻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新居生活的期待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尽管年事已高,但诗人并不怨恨,反而希望享受更多的美好。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