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二首

江色沈天万草齐,暖烟晴霭自相迷。 蜂怜杏蕊细香落,莺坠柳条浓翠低。 千队国娥轻似雪,一群公子醉如泥。 斜阳怪得长安动,陌上分飞万马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沈天:指天空显得低沉。
  • 暖烟晴霭:温暖的烟雾和晴朗的云气。
  • 自相迷:相互交织,难以分辨。
  • 蜂怜:蜜蜂喜爱。
  • 杏蕊:杏花的花蕊。
  • 细香落:微弱的香气飘落。
  • 莺坠:黄莺落在。
  • 浓翠低:深绿色的柳叶低垂。
  • 国娥:宫女,这里指美丽的女子。
  • 轻似雪:轻盈如同雪花。
  • 公子:贵族子弟。
  • 醉如泥:醉得像泥一样,形容醉得很厉害。
  • 斜阳怪得:斜阳使得。
  • 长安动:长安城(唐朝首都)的景象活跃起来。
  • 陌上:道路上。
  • 分飞万马蹄:形容马蹄声纷乱,万马奔腾。

翻译

江边的景色在低沉的天空下,万草齐长,温暖的烟雾和晴朗的云气交织在一起,难以分辨。蜜蜂喜爱着杏花细弱的花蕊,微弱的香气飘落;黄莺落在低垂的柳条上,深绿色的柳叶显得格外浓密。成群的宫女轻盈如雪,而一群贵族子弟则醉得像泥一样。斜阳使得长安城变得异常活跃,道路上万马奔腾,马蹄声纷乱。

赏析

这首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曲江春日的景象,通过“江色沈天”、“暖烟晴霭”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温暖的氛围。诗中“蜂怜杏蕊”、“莺坠柳条”等生动细节,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和谐。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宫女的轻盈与公子的醉态,以及斜阳下长安城的繁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美好时光的赞美和对繁华都市生活的感慨。

李山甫

唐人。懿宗咸通中累举进士不第。后流寓河朔间,依魏博幕府为从事,不得众情。文章雄健,名著一方。有集。 ► 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