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兴

近闻哀痛诏,使者出江东。 兵革何时息? 车书四海同。 落梅春雨后,芳草夕阳中。 俯仰长流涕,穷涂一老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漫兴:随意写成的诗。
  • 哀痛诏:指皇帝发布的悲痛诏书,通常是在国家遭遇重大灾难或战乱时发布。
  • 使者:指被派往各地传达皇帝旨意的官员。
  • 兵革:指战争。
  • 车书:车指交通工具,书指文书,这里比喻国家的统一和秩序。
  • 四海同:四海之内都相同,指全国统一。
  • 落梅:凋落的梅花。
  • 春雨后:春天雨后的景象。
  • 芳草:香草,这里指春天的草地。
  • 夕阳中:夕阳下的景象。
  • 俯仰:低头和抬头,指一瞬间。
  • 穷涂:指处境艰难,无路可走。
  • 老翁:年老的男子。

翻译

最近听闻皇帝发布了悲痛的诏书,使者已经出发前往江东。战争何时才能结束?希望全国能够恢复统一和秩序。春雨过后,梅花凋落,夕阳下的芳草显得格外凄美。在这一瞬间,我低头抬头间不禁泪流满面,面对这艰难的处境,我这个老翁感到无比的悲哀。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战乱时期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和平统一的渴望。诗中通过“哀痛诏”、“兵革”、“车书四海同”等词语,描绘了战乱带来的痛苦和国家的分裂状态。后两句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哀愁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谢应芳

谢应芳

元明间常州府武进人,字子兰。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