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如张

· 戴良
翠为衿,锦为衣,朝朝暮暮泽水飞。 泽中青草深且茂,莫听尔媒登垄雊。 垄头西接桃李场,蓬藋艾尽有罗张。 罗虽可避机莫测,尔误触之恐身伤。 请看旧日张罗处,祥凤冥鸿不肯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jīn):衣领。
  • :这里指用来引诱鸟类的假鸟。
  • 垄雊 (lǒng gòu):田间小路上的鸟叫声。
  • 蓬藋 (péng diào):杂草。
  • 罗张:罗网张开。
  • 祥凤冥鸿:比喻高贵的鸟类。

翻译

翠色的衣领,锦缎的衣服,日日夜夜在水泽边飞翔。 水泽中的青草茂盛,不要听信那假鸟的叫声登上田垄。 田垄的西边连接着桃李园,杂草被清除,罗网已经张开。 虽然罗网可以避开,但机关难以预测,你若误触恐怕会受伤。 请看那些旧日张开罗网的地方,高贵的凤凰和鸿雁都不愿靠近。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鸟类的生存环境,隐喻了人世间的危险和陷阱。诗中“翠为衿,锦为衣”形容了鸟儿的美丽,而“朝朝暮暮泽水飞”则展现了它们自由的生活。然而,随着“莫听尔媒登垄雊”和“蓬藋艾尽有罗张”的描写,诗意转向了对潜在危险的警示。最后,“祥凤冥鸿不肯顾”一句,以高贵的鸟类不愿接近罗网,暗示了真正的智者会避开世间的陷阱和诱惑,保持自己的纯洁和高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戴良

戴良

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3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