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万谦甫归铭山

· 卢琦
每向铭山山下过,还来此地却逢君。 少年从吏身何忝,平日吟诗兴不群。 十月虎林天欲雪,一舟渔浦水连云。 自怜客况无聊赖,耳畔蛙声不忍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铭山: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tiǎn):羞愧,自谦之词,表示自己不配或不够格。
  • 虎林:地名,可能指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的虎跑山。
  • 渔浦:地名,可能指靠近水边的地方。
  • 无聊赖:无聊,无所依靠。
  • 蛙声:蛙鸣声,常用来形容乡村或夜晚的宁静。

翻译

每次经过铭山山下,总会在此地与你重逢。 年少时作为小吏,我自感羞愧,平日里吟诗作赋,却别有一番情趣。 十月里,虎林的天空似乎即将飘雪,一叶扁舟停泊在渔浦,水面与云天相连。 我自怜客居他乡,感到无比无聊,耳边蛙鸣声声,却让人不忍听闻。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及客居他乡的孤寂。诗中,“铭山”与“逢君”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与友人重逢的喜悦。后句通过“少年从吏身何忝”的自谦,展现了诗人的谦逊与对过往的反思。而“十月虎林天欲雪”则描绘了深秋的萧瑟景象,与“一舟渔浦水连云”共同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结尾的“自怜客况无聊赖,耳畔蛙声不忍闻”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的孤独与无奈,蛙声更增添了诗中的哀愁氛围。

卢琦

元惠州人,字希韩,号立斋。顺帝至正二年进士,授州录事,迁永春县尹,赈饥馑,止横敛,均赋役,讼息民安。十四年,农民军数万人来攻,被击退。改宁德县尹。历官漕司提举,以近臣荐,除知平阳州,未上卒。有《圭峰集》。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