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歌,寄呈刘学斋相执,王可矩、张德昭二尚书,周雪坡大监,王本中经历,贡吉甫司业,宇文子贞助教,危太朴待制,贡泰甫授经,陈元礼孝廉列位
天星曾照遂昌山,人家隐约木石岩峦间。贞元丞相有支裔,避地东入浙,甘与猿猱麋鹿老死不复还。
五季闽王郑光禄,至今拱木斩伐后,尚尔青珊珊。
使不念乡井,俯仰应厚颜。其如贫病日零落,每企予望涕泣长潸潸。
侨吴三十载,惟馀此心在。岂惟读书老无成,但觉出门俱有碍。
三儿两病一凡劣,四体三完百崩败。贷粟方炊薪水艰,僦屋屡迁家具坏。
文章出售有谁收,书籍纵沽无可卖。此心独存何所似,夜夜长虹发光怪。
青云故人禄万钟,不割少许裨饥穷。忍令江南秋雨夜,颓垣腐草啼寒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贞元丞相:指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陆贽,他在贞元年间任宰相。
- 支裔:指旁系子孙。
- 五季:指五代时期。
- 闽王郑光禄:指五代时期闽国的王审知,曾被封为光禄大夫。
- 拱木:指墓地周围的树木。
- 青珊珊:形容树木青翠茂盛。
- 俯仰:指抬头低头,比喻生活的一举一动。
- 零落:衰败,衰落。
- 侨吴:指在吴地(今江苏一带)侨居。
- 三儿两病一凡劣:指家中有三个儿子,其中两个生病,一个平庸无能。
- 四体三完百崩败:形容身体极度衰弱。
- 贷粟:借粮食。
- 僦屋:租房子。
- 颓垣腐草: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
- 寒蛩:秋天的蟋蟀。
翻译
天上的星辰曾照耀着遂昌山,那里的人们隐居在树木和岩石之间。唐代贞元年间的丞相陆贽有旁系子孙,他们为了避难东迁至浙江,甘愿与猿猴和麋鹿一起老死,不再返回故乡。
五代时期的闽国王审知,至今他的墓地树木被砍伐后,依然青翠茂盛。如果不去思念故乡,生活的每一步都应感到羞愧。我日渐贫病交加,每次想到你们,都会泪流满面。
我在吴地侨居已有三十年,只有这颗心依旧。不仅感到读书到老无所成,还觉得出门处处受阻。家中有三个儿子,其中两个生病,一个平庸无能,我的身体也极度衰弱。借粮做饭,租房搬迁,家具都已破败。
想出售文章却无人问津,书籍即使卖掉也无济于事。只有这颗心依旧存在,夜夜如同长虹般发出奇异的光芒。那些身处高位的朋友们,拥有万钟的俸禄,却不肯分给我一点帮助我度过贫困。我只能在江南秋雨的夜晚,听着荒凉破败的墙垣和腐草中蟋蟀的哀鸣。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悲愤。诗中通过对遂昌山和贞元丞相后裔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家族历史的尊重。同时,通过对自己贫困生活的描述,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个人命运的无奈。诗的结尾,以江南秋雨和寒蛩的哀鸣作为背景,加深了诗的悲凉氛围,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绝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元代诗人郑元祐的文学才华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