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出射图
玉门关南百草腓,玉门关北斗兵稀。边头无事马秋肥,将军出射沙尘瀰。
一胡据鞍执大旗,翩然前导疾若飞。一胡引弰如附枝,一胡放箭箭不知。
后有两胡蹙骑追,侧身拔镞恐镞遗。玉门关城迥且巍,一时士马何神奇。
我来塞外按边陲,曾挥此马看君骑。为君取酒尽千卮,醉里争誇战胜归。
到今已是十年期,画家所写是耶非,却忆当初亲见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腓 (féi):枯萎。
- 斗兵稀:斗,指战斗;兵稀,士兵稀少。
- 沙尘瀰 (mí):瀰,弥漫;沙尘瀰,沙尘弥漫。
- 引弰 (shāo):弰,弓的末端;引弰,拉开弓。
- 蹙骑 (cù qí):蹙,急促;蹙骑,急速骑马。
- 镞 (zú):箭头。
- 卮 (zhī):古代盛酒的器皿。
翻译
玉门关南边的百草已经枯萎,玉门关北边战斗的士兵稀少。边疆无战事,马儿在秋天长得肥壮,将军出关去射猎,沙尘弥漫。 一个胡人骑在马上,手持大旗,轻盈地在前引导,快如飞翔。另一个胡人拉弓如附在树枝上,射出的箭不知去向。 后面还有两个胡人急速骑马追赶,侧身拔箭,恐怕遗漏箭头。玉门关的城墙遥远且巍峨,一时间士兵和马匹显得多么神奇。 我来到塞外巡视边疆,曾经骑着这样的马观看将军的骑射。为将军取酒,畅饮千杯,醉中争相夸耀战胜归来。 如今已是十年过去,画家所画的场景是真实还是虚构,我却回忆起当初亲眼所见的情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玉门关边疆的景象和将军的英勇。通过对比南边枯萎的百草和北边稀少的士兵,突出了边疆的荒凉与战事的稀少。诗中对将军出猎的场景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将军的威武和士兵的神奇。最后,诗人回忆起十年前的亲眼所见,表达了对那段经历的怀念和对画家所画场景真实性的怀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边疆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边疆的壮丽与将军的英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