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日观画葡萄二首

故宋狂僧温日观,醉凭竹舆称是汉。 以头濡墨写葡萄,叶叶枝枝自零乱。 陇酋时有连真珈,每欲邀师饮其家。 路逢其人辄大骂,欲泄愤怒宁辞挝? 鲜于爱师工字画,北面从师学波磔。 写出葡萄皆法书,二王楷范从师得。 困学斋前支离疏,师来或哭或歌呼。 醒涂醉抹不可测,其言皆足警懦夫。 先生弊庐耿家步,阿师旧日经行路。 月落山空唤不应,尚想秋棚漙白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温日观:人名,即诗中的“故宋狂僧”。
  • 竹舆:古代的一种竹制交通工具,类似于轿子。
  • 濡墨:沾墨。
  • 葡萄:此处指葡萄的画作。
  • 陇酋: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
  • 连真珈:人名,可能是当时的某位地方首领。
  • :打。
  • 鲜于:人名,可能指某位学习者。
  • 波磔:书法中的一种笔法,指笔画的起伏变化。
  • 二王: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和王献之。
  • 楷范:楷书的典范。
  • 困学斋:书斋名,可能是温日观学习的地方。
  • 支离疏:形容身体瘦弱,此处可能指温日观的身体状况。
  • :露水多的样子。

翻译

元代的郑元祐描绘了故宋时期的狂僧温日观,他醉意朦胧地倚靠在竹舆上,自称为汉人。他用头沾墨,挥洒自如地画出葡萄,每一片叶子、每一根枝条都显得自然零乱。当时西北的少数民族首领连真珈时常邀请他到家中饮酒,但温日观在路上遇到此人时总是大声斥责,甚至不惜用打的方式来发泄愤怒。

鲜于氏非常欣赏温日观的书画技艺,于是拜他为师学习书法中的波磔笔法。温日观画出的葡萄仿佛都是书法作品,他从二王的楷书中汲取灵感。在困学斋前,温日观身体瘦弱,但师来时他或哭或歌,其言辞深不可测,足以警醒懦弱之人。

郑元祐的破旧房屋位于耿家步,那里曾是温日观昔日行走的地方。月落山空之时,呼唤不应,但仍能想象秋日葡萄棚下露水凝结的景象。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温日观的生活片段,展现了他不羁的性格和卓越的艺术才华。诗中“以头濡墨写葡萄”一句,生动地表现了温日观作画时的狂放与自由,而“叶叶枝枝自零乱”则传达出他画作的自然与灵动。此外,诗中还透露出温日观对权贵的蔑视和对艺术的热爱,以及他在困学斋中的生活状态,都体现了他的个性与艺术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温日观生活片段的描绘,传达出对这位狂僧的敬仰与怀念。

郑元祐

元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 5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