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汪秀才瑩中

三十年前湖上路,君之外舅钱塘簿。 春风双鬓绿于云,岂料于今各迟暮? 迟暮相逢两相顾,出者非迂处非误。 君出才如班定远,我处心惭黄叔度。 向年边氓弄锄梃,屈君从戎曾不腐。 皇家福力九鼎固,尔民何异罝中兔? 上功幕府寂不闻,一命低徊乐其素。 参佐南安郡幕归,行李萧然只如故。 于今复理吏部铨,束书朝上阊门船。 柳条缄黄雪初霁,鸥波吹白舟当牵。 翻书蓬窗遮老眼,沽酒野店浇残年。 想见新春花欲然,君应醉倒春风前。 青云故人布百辟,黄纸除书来九天。 得官南归应过我,姑苏台东野水边。 却问朝端泰秘监,何时寄我归来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外舅:妻子的父亲。
  • 钱塘簿:钱塘县的官员。
  • 迟暮:晚年。
  • 班定远:班超,东汉名将,曾出使西域,有远大志向和才能。
  • 黄叔度:黄宪,东汉隐士,以清高著称。
  • 边氓:边疆的百姓。
  • 锄梃:农具,这里指边疆百姓的武装。
  • :这里指无用。
  • 九鼎:比喻国家的稳固。
  • 罝中兔:网中的兔子,比喻受困的百姓。
  • 上功幕府:向幕府报告功绩。
  • 低徊:徘徊,这里指满足于现状。
  • 乐其素:满足于自己的本分。
  • 参佐:辅助。
  • 南安郡幕:南安郡的幕僚。
  • 束书:整理书籍。
  • 阊门船:苏州的船只。
  • 缄黄:封存。
  • 雪初霁:雪后初晴。
  • 鸥波:鸥鸟在水波上飞翔。
  • 翻书蓬窗:在简陋的窗前读书。
  • 沽酒:买酒。
  • 野店:乡村的小店。
  • 新春花欲然:新春时节,花儿盛开如火。
  • 青云故人:高官显贵的朋友。
  • 布百辟:分布在各地的官员。
  • 黄纸除书:皇帝的诏书。
  • 九天:比喻朝廷。
  • 姑苏台:苏州的名胜。
  • 朝端:朝廷。
  • 泰秘监:官职名,指朝廷的高级官员。
  • 归来篇:指归隐的诗文。

翻译

三十年前,我们曾在湖上相遇,那时你的岳父是钱塘县的官员。春风吹拂,我们的双鬓如云般绿意盎然,哪想到如今我们都已步入晚年?晚年相逢,我们相互凝视,出仕并非迂腐,隐居也非错误。你的才华如同东汉的班超,而我自愧不如黄宪那样清高。当年边疆的百姓拿起农具反抗,你屈尊从军,却未显无用。国家的稳固如同九鼎,而百姓却如同网中的兔子。你向幕府报告功绩,却无人知晓,满足于现状。你作为南安郡的幕僚归来,行李依旧简朴。现在你又要整理书籍,早晨乘船前往苏州。柳条封存,雪后初晴,鸥鸟在水波上飞翔,船只当牵。在简陋的窗前读书,买酒在乡村的小店,以此来慰藉残年。想象新春时节,花儿盛开如火,你将在春风中醉倒。你的高官显贵朋友们分布在各地,皇帝的诏书从朝廷传来。得官后南归,你应会路过我这里,在姑苏台东的野水边。那时再问朝廷的泰秘监,何时能寄给我你的归隐诗文?

赏析

这首作品回忆了与汪秀才三十年前的湖上相遇,以及两人晚年的相逢。诗中,郑元祐将自己与汪秀才的才华和境遇进行了对比,表达了对汪秀才的赞赏和对自己境遇的感慨。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国家稳固和百姓安危的关切。最后,诗人期待汪秀才南归时能再次相聚,并希望得到他的归隐诗文,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郑元祐

元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 5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