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许存仁

· 戴良
一鸟方北来,一鸟却东飞。 夫岂巧为避,羽短风迫之。 方春游郡城,子有越上期。 及今会吾里,而我复差池。 常时隔远道,暌乖固其宜。 岂意两相接,反更事多违。 畏尘念弹冠,惧垢愿浣衣。 士有交臂失,如何弗予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差池:(chā chí) 差错,意外。
  • 暌乖:(kuí guāi) 分离,隔阂。
  • 弹冠:(tán guān) 弹去帽子上的灰尘,比喻准备出仕。
  • 浣衣:(huàn yī) 洗衣服。
  • 交臂:(jiāo bì) 比喻机会错过。

翻译

一只鸟刚从北方飞来,另一只鸟却向东飞去。 它们并非巧妙地躲避,只是因为羽毛短小,被风所迫。 春天时我游历郡城,你已在越地有所期待。 如今你来到我的家乡,我却因意外而错过。 我们常常因远道而隔绝,分离本就是常态。 不料我们两相会面,反而更多事与愿违。 我害怕尘土,想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 担心污垢,愿意洗去衣服上的尘埃。 士人常有错失良机的时刻,为何不深思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鸟的比喻,表达了人生中的无奈和错过。诗中,“一鸟方北来,一鸟却东飞”形象地描绘了人生中的错过和分离,而“羽短风迫之”则暗示了外在环境对个人选择的限制。后文通过对“弹冠”和“浣衣”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对清白自持的向往,以及对错失良机的遗憾。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感悟。

戴良

戴良

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3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