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

· 戴良
客来慎勿说姑苏,吊古令人百感俱。 已讶当年尝越胆,更堪此日听《吴趋》。 荒台鹿下江声咽,古木乌啼月影孤。 欲问阖闾埋葬地,五湖东畔已荒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 越胆:指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比喻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 吴趋:古代吴地的歌曲,这里指吴国的历史和文化。
  • 荒台:荒废的台榭,指姑苏台。
  • 鹿下:指姑苏台下的鹿苑。
  • 五湖:指太湖及其周边的湖泊。

翻译

朋友啊,你来访时千万不要提起姑苏, 提起那里的古迹会让人百感交集。 曾经惊讶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往事, 如今更让人感慨听到吴地的歌曲。 荒废的姑苏台下,江水声声呜咽, 古木上乌鸦啼鸣,月影孤独。 想要询问阖闾王的埋葬之地, 五湖东畔早已荒芜一片。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姑苏古迹的描绘,表达了深沉的历史感慨。诗中“吊古令人百感俱”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即对历史的缅怀与思考。后文通过对越王勾践、吴国歌曲、荒台鹿苑等意象的描绘,进一步抒发了对往昔辉煌与今日荒凉的对比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限感慨。

戴良

戴良

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3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