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卯岁初葺剡居

休言声迹转沉沦,百折江湖乱后身。 穷未卖书留教子,饥宁食粥省求人。 坐来齿避樵苏长,往处踪迷木石邻。 翻笑古来逃世者,标名先制隐衣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己卯岁:指某年的己卯年,具体年份需根据历史背景确定。
  • 初葺:初,开始;葺,修缮。指开始修缮。
  • 剡居:剡,地名,今浙江嵊州;居,居住的地方。指在剡地的居所。
  • 声迹:名声和事迹。
  • 沉沦:指名声或地位下降,不被重视。
  • 百折:多次挫折。
  • 江湖:指社会,尤其是指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
  • 乱后身:经历动乱后的自己。
  • 穷未卖书:贫穷但未卖掉书籍。
  • 留教子:留给子孙教育。
  • 饥宁食粥:饥饿时宁愿吃粥。
  • 省求人:减少向人求助。
  • 坐来齿避樵苏长:坐下来时,牙齿避开樵夫和苏长(可能是人名或指普通百姓)。
  • 往处踪迷木石邻:往日的踪迹迷失在木石之间,指隐居山林。
  • 翻笑:反而嘲笑。
  • 逃世者:逃避世俗的人。
  • 标名:标榜名声。
  • 隐衣巾:隐士的服饰。

翻译

不要说我的名声和事迹已经沉沦,经历了无数江湖的纷扰和乱世,我依然坚强。即使贫穷,我也不卖书,而是留给子孙作为教育的资本;即使饥饿,我也宁愿吃粥,减少向他人求助。坐下来时,我避开与樵夫和普通百姓的交往,往日的踪迹已迷失在山林木石之间。我反而嘲笑那些逃避世俗的人,他们标榜自己的名声,却先制作了隐士的衣巾。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戴表元在乱世中坚守个人原则和尊严的决心。诗中,“穷未卖书留教子,饥宁食粥省求人”体现了诗人对知识和尊严的重视,即使在困境中也不放弃教育和自尊。后两句“翻笑古来逃世者,标名先制隐衣巾”则讽刺了那些表面上逃避世俗,实则追求名声的所谓隐士。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立不羁的精神风貌。

戴表元

戴表元

宋元间庆元奉化人,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七岁学古诗文,多奇语。宋咸淳七年进士,授建康府教授。元初,授徒卖文为生。成宗大德中,年已六十余,以荐起为信州教授,调婺州,以疾辞。为文清深雅洁,东南文章大家皆归之。有《剡源文集》。 ► 487篇诗文